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2025年5月9日,中国象棋界备受瞩目的“买棋卖棋”案在杭州上城区**开庭审理。涉案的原象棋特级**王天一、王跃飞、赵鑫鑫等6人被控“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此案源于2023年4月网络流传的一段“买棋卖棋”的录音,而后中国象棋界泰斗柳大华公开实名举报软件作弊、操纵比赛等问题,引爆舆论。
2024年9月19日,中国象棋协会发布通报,宣布对王天一、王跃飞等人给予终身禁赛、撤销所有技术等级称号的处罚。2025年1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棋牌中心再次通报象棋“录音门”调查情况,41名违规人员被处罚。多人被终身禁赛,撤销中国象棋协会技术等级称号。近十届全国象棋男子个人锦标赛冠军,几乎全军覆没。“录音门”事件发生后,王天一、王跃飞等人被公安机关带走调查。
随着案件进入审判程序,轰动一时的“买棋卖棋”案也将尘埃落定。涉案人员洪智的辩护律师孙晓洋在庭审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6个被告人涉及两个罪名,即“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其中5个被告人被控两个罪名,1个被告人被控一个罪名。除了洪智外,其余5人都表示认罪认罚。开庭已经结束,法庭选择择期宣判。
庭审中,有关软件作弊的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律师、资深棋迷赵启太向界面新闻指出,尽管公众对软件作弊问题高度关注,但在本案,被告是否存在软件作弊与指控罪名不存在关联性,司法机关不需要纳入刑事程序来调查。即便公安调查中可能涉及“作弊”相关信息,也可能仅留存在附件卷宗中,而不会把相关材料留在侦查正卷中。
但赵启太指出,从买卖棋的逻辑推演看,作弊现象可能存在,有的因为实力或人情而交易,也不排除因有人有“武器”而交易,这需要主管部门调查了解和处理。
中国象棋界一位资深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软件作弊已是“公开的秘密”,“我认为软件作弊之事已查实,棋协不愿公开,毕竞王天一拿了三个世界冠军,四个亚洲冠军,传出去不好办。法庭只审犯法的罪。”
关于量刑问题,赵启太表示,涉案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属于轻罪范畴。 在认罪认罚的前提下,**通常会考虑从宽处理,适用缓刑的可能性较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3条和第164条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是相对应的职务犯罪,主要适用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两罪的法定刑相同:一般情节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类案件在司法实践中通常被视为“轻罪”,若当事人认罪认罚且具备从宽情节,适用缓刑的可能性较高。
前述中国象棋界人士也透露,该案此前有包括王天一在内的3人被羁押,但庭审当日只有王天一和另一人被从看守所带到法庭。洪智则是从家里赶到法庭的。这也显示,多人存在适用缓刑的可能。
对于拒绝认罪认罚的被告人,赵启太指出,这是因为辩护律师和当事人对案件存在不同理解,尤其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持有异议。他强调,不认罪认罚并不等于拒绝配合司法程序,也不代表一定会被从重处罚,而是在程序上保留辩护空间。这类案件属于轻罪范畴,即使不认罪认罚,只要没有重大社会危害性,依然存在适用缓刑的可能,但如果**更注重悔罪要素,适用刑概率就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