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布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透露哪些关键信号?|界面新闻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5-10 05:03 发布时间:2025-05-09 21:00 浏览:2
温馨提示:当前页面由第三方提供! 龙城便民网自营家电报修号码:400-833-0103
导读: 记者 辛圆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记者 辛圆

中国人民银行周五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报告还提到,要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1%,降幅虽较2月收窄0.6个百分点,但仍在较低水平;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5%,降幅较2月扩大0.3个百分点。

另外,报告提到,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报告还提到,下一阶段,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提高系统性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能力,丰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

报告特别提出,启动2025年度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评估工作,稳步拓宽附加监管覆盖范围至非银领域。稳妥有序推进重点风险项目和重点领域风险处置,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研判。夯实金融稳定机制保障,推动扩大存款保险基金和金融稳定保障基金积累,强化存款保险专业化金融风险处置职能。

另外,报告提出,下阶段,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发挥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强化利率政策执行,适时开展对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现场评估,促进金融机构提升利率定价能力,有效落实各项利率自律倡议,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持续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着重提高 LPR 报价质量,更真实反映贷款市场利率水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7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设立5000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5000亿元增加至8000亿元。

报告强调,下阶段,要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落实好存续的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推动新设的政策工具尽快落地显效,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如转载请注明出处:admin,如有疑问,请联系(商务微信:jdwx1123)。
本文地址:https://www.lzxxw.com/post/11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