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上海拥有顶尖的医疗资源、深厚的机器人技术积累,同时也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无论从临床、技术,还是市场的角度分析,在上海实施我们的创业项目都是最合适的。”2022年以来,“90后”民盟盟员、上海智康加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执行董事徐培麒搭建并带领团队“从0到1”,实现了居家康复机器人的产业化,其研发的全周期多场景便携式上肢智能康复机器人实现从医疗机构到家庭商业闭环。正是在上海,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从技术研发到商业闭环的跨越。
若美方继续将关税工具化,面临的可能不仅是消费端的短缺和涨价,更是产业链结构性的失衡和战略资源的不可控。而对中国来说,“不卖了”,是有选择地重塑链接方式,在更复杂的全球格局中把握更多主动权。
老年助餐服务覆盖面提升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传统的助老食堂存在痛点,高龄、失能老人无法前往线下就餐,而依靠社区志愿者、社工送餐又具有不稳定性,节假日、恶劣天气无法及时进行配送。于是,一种新型的老年助餐服务得以发展。饿了么与北京、上海、杭州、中山等城市区域民政部门、企业助餐平台携手,开展“助老e餐”项目,为老年助餐服务送餐上门场景,提供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有温度的专员配送服务。
“背包里的康复师”机器人、智能化实验室、干细胞治疗新技术、抗衰老产品……这些创新科技成果背后,是一群扎根上海的青年创业者用青春与智慧写下的答卷。他们的故事印证了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以下简称“50人论坛”)的主题——“青年与城市共成长”。
一是外贸新动能加速释放。中国外贸向新而行、向高攀升步伐加快,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推动外贸产品提档升级。企业现场展示产品超455万件,其中新产品102万件、绿色低碳产品88万件、智能产品32万件。首次设立的服务机器人专区火爆“出圈”,深受专业采购商青睐,成为“中国智造”出海的新名片。
至今,工信部分两次发布了共80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面积仅占全国陆地总面积0.18%的苏锡常共得其九:区域内的6个涉及物联网、纳米新材料、新型碳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科技仪器、特钢材料,另有跨域协同的长三角大飞机集群、泰州市连云港市无锡市生物医药集群、苏州市无锡市南通市高端纺织集群。
中欧经济高度互补、利益深度交融,都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坚定倡导者。202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量三分之一以上,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万列。美国加征关税的“经济胁迫”行径,不仅损害中欧企业利益,更严重冲击了全球经贸秩序。在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双方领导人一致强调,必须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平等有序的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全球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