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黄河水长流,产业兴正酣。在巴彦淖尔,越来越多的村庄正用智慧和汗水,把“沙害”变“沙金”,将“小产业”做成“大文章”,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旺、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完)
2024年9月,杭州西溪街道“助老专送小哥队”的队员王豪飞在给他专门对接服务的沈奶奶送养老餐时,处理了一次紧急事件。在敲门没有回应后,接受过培训的王豪飞没有选择将午餐放在门口离开,而是立即联系了社区。此后,已经昏迷的沈奶奶被送到了浙江省新华医院急诊室抢救。经诊断,沈奶奶是突发急性脑梗,经过初步急救,沈奶奶当天恢复了意识,转危为安。
张晓刚:美方为维系自身霸权私利,一再拿中国说事,妄图把亚太变成“火药桶”,把个别国家变成“炮灰”,这严重损害地区国家人民的安全福祉。事实反复证明,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朋友可能是致命的。我们奉劝有关国家不要引狼入室、甘当棋子,破坏亚太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
多琼村通电是王军强生前最艰难的攻坚。他背着氧气瓶实地勘测,带着方案往返辽宁7家企业募捐到400万元,成功推动极高海拔风电示范项目落地,这个被外界认为无法通电的村落终于在黑暗中亮起了希望的灯火。此外,为了给孩子们点亮知识的灯塔,他多方奔走联络,为申扎县22个幼儿园捐赠3000余册幼教书籍,搭建起温馨的迷你图书馆;他还和援藏同事们积极协调推进牧区危房改造,使1799户牧民受益。
《听见·记忆的回响》用旋律对抗遗忘,“桑榆未央”以教学消弭隔阂。科技助老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对生命尊严的守护,让老年人既不被时代抛下,也不被记忆遗忘。(完)
50年来,中欧相互尊重、携手同行。尽管中欧之间政治制度不同,历史文化迥异,但双方之间既无地缘政治矛盾,也无根本利益冲突。只要坚持对话合作、平等相待,中欧就能跨越分歧实现互利共赢。无论是2001年中欧建立全面伙伴关系,还是2003年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无论是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新冠疫情,还是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欧始终坚持以对话化解矛盾,高举多边主义旗帜,不断扩大务实合作。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时所言:“不能因为制度不同就视彼此为对手,不能因为出现竞争就减少合作,不能因为存在分歧就进行对抗。”
当天参加京洽会的沙特国家工业发展中心执行副总裁哈立德·侯穆德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沙特也是中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沙中在多行业均有合作,也在积极探索其他领域合作。他说:“本次活动我们特别聚焦机器人、半导体、电子设备等高科技和高新技术制造业,期待在这些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
“幸亏我们送餐的外卖小哥发现了。以后还要给我们社区老人们宣传,养老送餐真的非常适合空巢老人的。”回忆起当天的情况,“80后”社工陶炳淑感到既后怕,又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