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后续工作。一是推动实现执行和解。检察机关充分参考听证意见,结合对案件的审查,积极促成环保局与环境公司在法院主持下达成执行和解,免除加处罚款。2024年6月,法院对该案执行终结,检察机关及时将办理情况反馈听证员。二是组织“回头看”。2024年9月,听证员再赴涉案企业,查看后续生产经营状况,对企业依法依规经营和检察机关的持续督导表示充分认可。三是开展类案治理。为有效提升办案效果,检察机关对环保领域开展专项调研,向环保局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提出行政处罚“三步走”工作法,即前期深入调查违法事实、是否造成实质损害,避免小过重罚;处罚时全面考量企业的经营状况,维系企业生存空间;后期综合考察企业整改情况,适时依法适用执行和解条款,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环保局积极响应,研究制定《环保执法工作指引》并施行。
随着中央和地方有关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和落实,3月电商物流成本指数继续回落,实现连续4个月回落。电商物流企业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在企业数字化、路径优化、无人配送、智能仓储、共同配送等多领域降低物流成本。
《通知》紧扣《指导意见》关于“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建设目标,细化了有关建设任务、建设程序、建设条件和工作要求。
2015年,卖方重庆市永川区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甲公司”)与买方重庆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乙公司”)签订天然气购销合同,并达成天然气“输差”(即运输中的气损)按销售比例分摊的协议。王某某挂靠重庆乙公司,2016年11月至2018年8月期间,王某某以个人名义多次向重庆甲公司支付了包含“输差”在内的天然气款。2018年9月起,王某某成为四川某公司法定代表人,该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气经营业务。2019年,四川某公司与重庆甲公司签订天然气购销合同,合同期限自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四川某公司向重庆甲公司支付了包含“输差”在内的天然气款。此后,四川某公司认为其不应当再继续支付“输差”部分的天然气款,并于2020年4月发函提出不再计算“输差”,但仍向重庆甲公司购买天然气。2022年4月,重庆甲公司起诉四川某公司,要求支付包含“输差”在内的天然气款及资金占用费、违约金等。2023年1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法院判决四川某公司支付重庆甲公司天然气款、资金占用费118万余元及违约金。四川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申请再审,2023年4月,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再审申请。四川某公司不服判决,遂向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永川区院”)申请监督,该院依法受理。
行业企业信用水平普遍提升。2025年2月,大部分行业指数较上月有所升高。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指数增幅最大,监管性分指标明显提升。住宿和餐饮业指数连续7个月保持上升趋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指数排名稳步上升,首次进入前6名。
下一步,西藏电力交易中心将继续深化用户绿电服务工作,持续加强与相关省级交易机构联系,积极协商组织增量绿电交易,进一步扩大西藏绿电外送规模,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为全国绿色能源转型贡献力量。(完)
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8日零时,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69.6万份,汽车置换补贴申请138.9万份。